專題記者/劉錦龍/高雄報導
假訊息的誘惑
賞鳥影片,本只是自然美景,卻被加油添醋成「小鳥喝了太陽能板的水而死」。這種驚悚故事往往缺乏科學依據,卻瞬間激起憤怒與悲傷。
每個人都是資訊守門員,也可能是謠言傳播者。
影像的力量與陷阱
社群媒體每天充斥海量影片與圖片,震撼畫面吸引眼球,但真實性往往打折。
影像能打動心靈,卻不等於真相。
資訊戰從未消失
從報紙、廣播到AI生成影音,訊息一直是操控情緒的武器。手機一按,真假難辨的資訊即可擴散。
歷史手法換了形式,本質未變。
冷靜比激情更珍貴
分享前多問一句:「這是真的嗎?」盲目轉發只需幾秒,但可能助長謠言力量。
一秒鐘的分享,可能換來一輩子的誤導。
真智慧在求證與判斷
搜尋、查證、多想一步,就能避免成為謠言推手。
求證,是對自己負責;判斷,是對社會負責。
技術中立,選擇決定方向
AI影音技術無罪,善用可教育、創作、傳知識;濫用則操弄人心。
技術無好壞,選擇才決定方向。
守護真相是責任
每個人都是真相守護者,尤其媒體人,更需事實求證,提供公平、客觀、正確資訊。
不做假訊息打手,要做真相守護者。
小鳥的警示
影片本應記錄自然瞬間,卻被扭曲成謠言。若盲目轉發,我們也可能如同小鳥,被謠言操控,迷失於真相之外。聽信謠言,不只害己,也終將迷失於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