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記者潘建華
民國34年中華民國國軍在八年抗戰犧牲了三百多萬的國軍官兵陣亡了兩百多位將領,然而這群英勇的戰士為中華民族百年歷史的屈辱,寫下了光榮的歷史ㄧ頁,收復了被日本佔據了臺灣50年有幾個月的地區,讓臺灣享受了民主自由與尊嚴,現在臺灣光復為何對岸的大陸在一連串的紀念那群衛國犧牲的戰爭,更將於北京(北平)舉辦了世紀的抗戰勝利八十週年的擴大閱兵,而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何放棄了中華民國在歷史的發言權上,讓大陸的中共將中華民國在抗戰勝利與對抗法西斯的戰役上,莫不關心,更將歷史勝利的成果拱給未在民國抗戰成立的一個當時未存在的中共,各位在臺灣的同胞們,當在抗戰勝利後國共戰爭若沒有那群在古寧頭、大二膽與民國47年的823砲戰,臺灣將會是什麼局面,若沒有蔣中正總統的領導,臺灣將沒有所謂的民主自由與共和國的制度,更不可能成為曾經的亞洲四條龍的經濟地位 ,當年百分之八十的農民是少數地主的佃農,沒有375減租、耕者有其田與公地放領,那些佃農與礦工的子女會有現在的權力,沒有蔣中正興辦的九年國民教育,臺灣的知識水平,恐怕連落後的第三世界,還不如。
中華民國在這國際變好的局勢下,給予人民民主自由與選舉是多麼困難的事,民國六十年代自中華民國被中共取得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在國民黨的菁英在蔣經國總統的尊重專業執行了十大建設與成立了工研院進而創辦了臺灣集體電路公司(台積電),在政府的政策指導與公司全體員工努力,台積電成為世紀具足輕重世紀地位,然而民國114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的關稅政策與要求我中華民國將台積電移往美國,將臺灣的關稅提供為百分之二十,並要求臺灣有關稻米與牛豬肉免關稅的給予零關稅的待遇,這無異的破壞我們的農業基礎與產業的危機,臺灣未來危危可及,在中美的博弈下地緣政治軍事與經濟上,臺灣該走向何處,我再三的提出重要的國家戰略以「維護中華民國安全,建立國民核心價值,永續國家經營發展,開創兩岸雙贏局勢」,更以合中不同共,友美不附庸在大國博弈下求的國家發展,然而這個執政者以權謀私,利用執政力量掌控行政,考試,監察,司法,今年更是以罷免預取得國會多數席位,掌控整個國家資源,近期中南部地區的水患災情,更說明臺灣的國土安全沒有良好的計劃與改造,南部的光電破壞了環境生態更造成更多的災害與損失,一個沒有富國利民的國家建設與計劃,如何對的起廣大的民眾給予的支持,從民國105-民國114年,執政當局的國家大政方針及國家戰略在哪,面對正在加速發展的中共,臺灣如何面對地緣戰略與國際關係的變遷,給中華民國一條可行的道路,為政以民,在愛百姓愛國家,走出一條康莊大道,才是人民所需要的政府。
現在抗戰勝利八十週年,中共為取得中華民族的代表權,所做的抗戰八十週年紀念,政府當局如何應對中共的政治戰略,主動的面對抗戰勝利,讓世界看見中華民國,讓世界了解抗戰勝利是中華民國在二次大戰所做的貢獻,讓在臺灣的兩千三百萬同胞,共同了解抗戰勝利是臺灣同胞享有民主、自由與和平的日子,更不要忘記那場戰爭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犧牲三百萬的國軍與三千萬大陸同胞與自光緒二十年至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同胞在日據時代死了幾十萬人與臺灣同胞赴陸參加 抗日救亡中華的犧牲歷史,勿忘歷史,以史為鑒,中華民族的精神與力量得以永世傳承,不會重道覆轍,願兩岸和平發展,共創兩岸雙贏局勢!